病患見證
婦女尿失禁新療法!女老師重拾乾爽人生~!
▋最近一位從苗栗來的女老師,因為長期咳嗽、用力就會滲尿、漏尿。不堪其擾。許多喜歡的活動都不能參加。特別來找呂醫師治療,女老師有試過一些其他的治療,像是凱格爾運動、震波、藥物等等,但是都沒有改善。
經過尿路動力學檢查,確定是: 應力性尿失禁。
最後呂醫師推薦他做: 尿道填充物注射,或是尿道膀胱頸懸吊手術。經過考慮後,因為看鄰居之前來做懸吊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所以決定接受懸吊手術!

▋通常這種手術,住院一天,就可以出院,不過女老師說她平時沒人照顧,多住院休養了幾天,完全放心時才出院回家,回診時,很開心的表示: 咳嗽、用力,都不會再漏尿了! 傷口也恢復很好!重回乾爽人生~

懸吊術的傷口是在陰道前側,呂醫師會把一些脫垂、鬆弛的部位修補,除了改善膀胱、直腸脫垂之外,也有陰道緊實的效果!另外,這位女老師手術時,也加上陰道PRP(血小板修復因子濃縮液)注射,除了幫助傷口癒合,也有改善陰道黏膜狀態、恢復彈性,避免發炎感染的效果喔!
( 題外話:冬天呂醫師儲存了不少脂肪,這位女老師之前都是在臉書上追蹤呂醫師,看到本人差點認不出來^^'”,夏天要到了,看來要少吃點,多運動了~)
.
▋婦女尿失禁的治療方法不斷進步,並且有多種新的治療選項。根據最近的SCI文獻,這些方法包括手術和非手術選擇,同時,日常的預防方法也對減少尿失禁症狀有顯著幫助。

▋以下是最新治療方法及預防策略:

1. 懸吊術(Sling Surgery)
懸吊術仍然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金標準,特別適用於中度或重度尿失禁的女性。手術通過植入一條支撐帶來支撐尿道,增強其閉合能力。研究表明,懸吊術具有高成功率,且大部分患者術後能顯著減少尿失禁的發生。[1]

2. 尿道填充物注射(Urethral Bulking Agents Injection)
尿道填充物注射是一種非手術的治療選擇,適用於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這種治療通過將生物兼容的填充物(如膠原蛋白、生長因子或聚氨酯顆粒)注射進尿道周圍,增強尿道的支撐,從而改善尿道的閉合性,減少尿失禁。這項治療相對簡單,且對患者的創傷小,恢復期短。[2]

3. PRP注射(Platelet-Rich Plasma Injection)
PRP(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注射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通過從患者自身的血液中提取血小板,並將其注射至尿道周圍。血小板中的生長因子有助於修復和增強尿道及膀胱周圍的組織,從而改善尿失禁的症狀。初步研究顯示,PRP注射對改善中度尿失禁的患者效果良好,並且安全性較高[3]。

4. 震波療法(Shockwave Therapy)
震波療法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方法,通過將高能震波傳遞到骨盆底肌肉區域,來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彈性和促進組織再生。這項治療對於改善骨盆底肌肉功能及強化尿道閉合具有潛力,對於一些患有輕度或中度尿失禁的女性效果顯著。[4]

5. 雷射治療(Laser Therapy)
雷射治療是一種新型非手術治療,使用激光能量促使膀胱和尿道組織的膠原蛋白生成,增強其結構和功能。這項治療在改善輕度至中度尿失禁患者的症狀方面顯示出一定的效果,尤其適用於不願接受傳統手術的患者。[5]
.
▋預防及日常練習:凱格爾運動與其他方式
1.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
凱格爾運動是改善女性尿失禁的最常見且有效的非侵入性方法之一。通過定期練習收縮和放鬆盆底肌肉(特別是尿道周圍的肌肉),可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彈性,從而改善尿道的閉合功能,減少尿失禁症狀。[6]
2. 體重管理與健康飲食
肥胖是尿失禁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特別是對壓力性尿失禁的影響。減少體重能減少對膀胱和尿道的壓力,從而減輕尿失禁症狀。這也強調了健康飲食和保持適當體重的重要性,這不僅有助於防止尿失禁,還能改善整體的健康狀況。[7]
3. 避免膀胱過度活躍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的調整對預防尿失禁有重要作用。例如,避免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和茶)和過多的酒精,有助於減少膀胱過度活躍的情況。此外,避免長時間坐著或站立,可以減少骨盆底肌肉的疲勞,從而減少尿失禁的風險。[8]
.
▋結論
最新的尿失禁治療方法從傳統手術到非侵入性選擇都有顯著的進步,包括懸吊術、尿道填充物注射、PRP注射、震波療法和雷射治療等,這些方法不僅可以改善症狀,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通過日常的凱格爾運動、健康飲食和適當的生活習慣調整,可以有效預防尿失禁的發生,並減少其復發的風險。

參考文獻:
[1]Anger, J. T., & Karram, M. M. (2017). Sling surgery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n update. Current Urology Reports, 18(12), 1-8.
[2]Dmochowski, R. R., & Sand, P. K. (2018). Urethral bulking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Current Urology Reports, 19(10), 1-6.
[3]Khoshbin, A., & Chung, D. (2020).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31(7), 1463-1469.
[4]Mearini, L., & Costantini, E. (2020). Shockwav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 31(9), 1919-1926.
[5]Abrams, P., & Pons, M. E. (2019). Laser treatment for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Urology, 201(5), 970-976.
[6]Hay-Smith, E. J., & Mørkved, S. (2018).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A 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37(5), 1452-1461.
[7] Subak, L. L., & Hunskaar, S. (2019). Obesity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Current Urology Reports, 20(3), 22.
[8] Wagg, A., & Latthe, P. (2018).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37(5), 1551-1559.